哔哩哔哩2023-03-25 06:05:39
慢性肾衰竭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内科的临床综合征,各种病因引起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,发展到肾功能小于正常20-15%时,肾明显萎缩,出现严重的症状,称尿毒症;
病因:
任何泌尿系统疾病能破坏肾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者都可引起慢性肾衰;常见原因为;慢性肾炎、糖尿病肾病、高血压肾损伤、狼疮肾炎;
病理:
肾小球硬化、肾小管纤维化、肾小动脉硬化、狭窄、闭塞、血栓形成;
发病机制:
一旦肾功能受损超过50%,将进行性恶化,最终出现尿毒症;
健存肾单位学说-健存肾单位代偿性肥大增强功能,当破坏继续进行,健存肾单位越来越少,即使倾尽全力也不能维持人体代谢最低要求时就出现肾衰竭;
肾小球高滤过学说-健存肾单位排泄代谢废物的负荷增加,高压力、高灌注、高滤过促进健存肾小球硬化;即使初始致病因素消除了,此过程也不会停止;
矫枉失衡-为了矫正代谢异常机体做出相应调整,却造成新的失衡;比如肾脏排磷减少,机体PTH(升血钙降血磷)分泌增加促进排磷,却导致溶骨增加;
肾小管高代谢-
慢性肾衰的病理生理:
早期多尿,后期少尿;水潴留、低血钠、高血钾、高血磷、低血钙、AG增加的代谢性酸中毒;
水平衡失调:
早期肾小管浓缩尿液的能力下降,排除每天代谢产生的溶质时需要更多的水,表现为尿液稀释和夜尿增多;晚期GFR<10ml/min时(由于肾小球总数不够)开始出现少尿、无尿;慢性小管间质疾病导致的肾衰,晚期可以不少尿;
肾调节水的能力降低,既容易发生水潴流也容易发生血容量不足,引起肾功能恶化(可逆性尿毒症);水肿的要限制水和盐的摄入、可用速尿脱水;
电解质平衡失调:
钠:稀释性低钠血症多见;
早期血钠正常,因为排钠能力可代偿性增强几十倍,直到终末期肾单位严重不足才导致钠潴流;
但调节能力很差,排钠分数代偿性增加,快速限盐后肾来不及调整常导致负钠平衡,血容量减少,所以除非水肿,一般不限制钠的摄入,防止低血容量;若突然增加盐负荷,肾脏也不能代偿,水钠潴流;
钾:
可在较长时间内代偿,直至尿毒症时才发生高血钾;代酸、少尿、ACEI可促进血钾的升高,低钾在慢性肾衰很少见(除非透析);
限制饮食中钾的摄入、不用升高钾的药物(ACEI、KCl)、不输入库存血;
10%葡萄糖酸钙20ml、50%高糖+胰岛素10U、5%碳酸氢钠、口服树脂、透析;
钙:
低钙多见,由于肾损害活性VD分泌较少,肠道吸收Ca减少,补充VD后血钙可恢复正常;纠正酸中毒后可发生低钙抽搐
磷:
继发性甲旁亢,PTH代偿性分泌增加,促进肾的排磷,可以维持血磷的正常水平;后期GFR<20ml/min时,PTH也没用了,血磷升高;餐中服用肠道磷结合剂(碳酸钙)降低血磷、服用葡萄糖酸钙;
酸碱平衡紊乱:
内生固定酸排泄不出去、重吸收HCO3-障碍、泌H+障碍、酸化尿液能力降低;
AG升高、HCO3-降低是尿毒症酸中毒的特点;口服碳酸氢钠或静脉补碱(严重或出现深大呼吸时);
肾功能衰竭的系统症状:
皮肤粘膜:
搔痒、尿毒症面容
肌肉骨骼:
肾性骨营养不良-使用骨化三醇,避免钙磷乘积>70
纤维性骨炎-继发性甲旁亢导致骨盐溶解
肾性骨软化-活性VD合成不足,导致骨钙化障碍(小儿为佝偻病)
骨质疏松-代酸时动员骨钙缓冲
心:慢肾衰的重要死亡原因
高血压-容量依赖型者透析后去除多余体液可缓解,肾素依赖型可用ACEI;
动脉粥样硬化(与高血压有关);
心衰-高钾、代酸、低钙继发的PTH增多直接损害心肌,水钠潴留加重负担;
心包炎-心包摩擦音、胸痛,可能由于毒素的作用,透析治疗有效;
尿毒症性心肌病-与代谢废物的潴留和营养不良有关;
肺:
酸中毒时呼吸深长;
尿毒症肺-蝴蝶翼,水钠潴留和心衰导致者透析有效,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导致者透析无效;
胸腔积液-右侧多见、多为漏出液;
消化系统:
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,口腔有尿味是最早的表现;
消化道水肿可导致腹泻、呕吐、便血;
血液系统:
贫血-由于肾脏产生EPO减少,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,Cr>5mg/dl时HCT开始降低;(补充EPO)
出血倾向-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的,透析可以改善
白细胞功能异常-容易感染(肺部、尿路),透析可以改善
神经肌肉症状:
尿毒症周围神经病-袜套样感觉缺失、下肢感觉异常(灼烧、蚁走感)而活动后好转(不宁腿综合征)、近端肌无力;
CNS受累-扑翼样震颤、癫痫发作、精神症状;
内分泌失调:
活性VD、EPO减少;PTH由于低钙代偿性增加、胰岛素、胰高血糖素灭活不足作用时间延长;
代谢异常:
体温比正常人低1度;糖耐量减低、糖尿病时胰岛素用量减少;TG升高、胆固醇正常;
诊断:
0期GFR>90ml/min 有CKD的危险因素;
1期GFR>90ml/min 已有肾病但GFR正常;
2期GFR60-90ml/min 轻度降低;
3期GFR30-60ml/min 中度降低;
4期GFR15-30ml/min 重度降低;
5期GFR<15ml/min 肾衰竭;
慢性肾病患者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,要排除可逆因素,如双肾未萎缩而肾功能进行性恶化,病因不明可活检,治疗可逆性因素可挽救肾功能;
非透析治疗:
未发生尿毒症前主要是防止肾功能进行性恶化,缓解症状;尿毒症后行替代治疗;
防止肾功进行性恶化:
避免肾功能受损的诱因-药物或减少剂量、或增加给药间隔,透析可清除者在透析后再用药;
营养治疗-低蛋白+高热量+必须氨基酸(开同),可降低BUN改善尿毒症症状、延缓肾功能受损;肌酐>1.8mg/dl时就应开始,每日保证能量摄入时蛋白0.6g/kg/d(正常人1g/kg/d),富含必须氨基酸的优质动物蛋白,GFR<5ml/min时每日蛋白仅20g,为了不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需要加用必须氨基酸EAA;
控制血压- ACEI可降低尿蛋白、防止肾小球硬化,即使血压不高也用,只要能耐受,肌酐>4mg/dl时慎用,高钾和肾动脉狭窄为禁忌;
对症支持治疗:
维持水电平衡-每日入量为前日尿量+500ml,无水钠潴留的不限盐,K>7要透析,补钙、活性VD,服碳酸钙控制血磷、低磷饮食(不吃内脏)、口服或静脉碳酸氢钠控制酸中毒;
贫血-降低到60g/L基本稳定,皮下注射rEPO可提高血色素,需2w见效,Hb<6g/dl或贫血症状明显者可少量输血;;
肠道清除疗法-可减轻肠道毒素重吸收,缓解尿毒症症状,如中药灌肠;
透析疗法:
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的指征:
一般患者Ccr<10ml/min、肌酐>8mg/dl时开始,DM肾病患者 Ccr<15ml/min、肌酐>6mg/dl时开始;
如果上述指标未达到,但出现尿毒症症状、心衰、pH<7.1、K>6.5mmol/L也可以透析;
透析方式的选择:
血液透析-需要紧急纠正水电平衡紊乱的患者首选,但容易引起血压波动、心律失常,对大中分子清除作用差,对残余肾功能保护不够;
腹膜透析-血流动力学稳定、操作简单、对残余肾功能保护好,中分子清除好,容易发生腹膜炎、氨基酸丢失、小分子清除率低、高血糖;尤其适合于老人、儿童、心血管疾病、DM;IPD适于ARF和CRF行CAPD开始的3-10d,由于大量积累的毒素和液体潴留需要迅速清除;CAPD应用最多(每天4组,不影响工作),用于CRF长期透析者,24h持续低流量透析;
血液滤过-模仿肾单位的滤过和重吸收,通过对流原理清除水+溶质,对大中分子清除好,适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;床旁血滤又称为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,比普通血滤更接近肾小球功能,适于严重ARF患者;
透析的注意事项:
饮食-蛋白质摄入要高于常人(血透1.2g/kg/d、腹透1.5g/kg/d),由于透析液都是低K,需要防止血钾过低(桔子、香蕉),无尿者限制水、Na、K的摄入;
补充维生素-透析将导致水溶性维生素丢失;
失衡综合征-由于透析后血内溶质减少,而脑实质和脑脊液由于BBB的作用渗透压降低较慢呈相对高渗,水分进入脑实质和CSF,导致脑水肿和颅内高压;为避免透析要先诱导,如已经发生可高糖、高盐iv,停止透析+甘露醇脱水;
透析充分-每周2-3次,Kt/V>1.2;
腹透对小分子清除差,所以透析后Cr 5-7mg/dl,过低提示营养不良;
急性慢性肾衰的鉴别:
贫血、骨病、神经系统受累、肾脏大小;
关键词: